创业公司的99种死法(十):急于求成

 

 探针基金创始合伙人 葛英姿

 

现代的社会,好像总是充满了焦虑感,对于创业者们来说,更是如此。

 

不久之前,一篇名为 “摩拜创始人胡玮炜三年套现15亿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” 的文章在朋友圈里流传,又给创业者泼了好大一桶冷水。贩卖焦虑感似乎成为了刷流量的利器,其实胡玮炜并不可能从美团收购摩拜单车的交易中套现15亿不过就是这样一篇没有什么事实支撑文章,很容易让本就急于成功的创业者们更加焦虑,咬咬牙将自己公司“上市”的时间表再提前一年。

 

放眼创业公司,无论是在创业的第几年,几乎全都是立志要在三年后上市。以至于我常常想,这个”,如同我们学习的古文里的表述,是个虚数吧,泛指一段时间以后,可长可短。

 

不过创业者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,并不会让他们更快地取得成功,反而很有可能会让他们更快地失败。

 

们来看看统计数据。一组十几年前的统计数据表明,美国高科技企业平均寿命为7.6年,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平均寿命3.3年。不过这两年,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平均寿命比10年前又缩短了,平均寿命已经到了不到2。我们国家现在每年新注册的企业超过120万家另一个对应的数字是,每年停止运营的企业大约有100万家

 

所以,你看对于创业公司来说,三年倒闭的概率比三年后上市的概率大多了

 

年轻创业者的神话

 

媒体很喜欢塑造年轻创业者的神话,比如前两年媒体上充斥了关于“最牛90创业者”文章,包括泡否科技的马佳佳、神奇百货的王凯歆、超级课程表的余佳文等都曾经被誉为“最牛的90创业者”,一时风光无限。其中余佳文还说2015要拿出一个亿的利润分给员工。过去后我们再回头看,不少90创业者的企业都落得一地鸡毛。

 

现在,甚至还出现了“最牛00创业者”,掐指一算,最的00今年也才18刚刚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。有的00创业者在创业的时候还不满18只能以父母的名义注册公司。很好奇,因为这样的创业者还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,没有办法独立签署合同进行交易,那么他怎么正常进行公司的经营呢? 注:本文写于2018年

 

当然不是说90或者00创业者不会成功,只是他们刚刚走上创业这条路,成功的道路还很漫长。天才少年毕竟总是特例,反而伤仲永的影子到处都有。随着年龄的增长、认知的提升、经验增加、产品的成熟,最终会有一些90和00企业家取得成功,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,不是现在

 

最牛90/00后创业者一夜暴富的神话影响着年轻创业者的心态,不少人变得更加急功近利,急于证明自己,但缺乏商业经验和心智的不成熟注定了很多人走不远,昙花一现的现象比比皆是。

 

前不久,财经作家吴晓波采访福耀玻璃的创始人曹德旺,问他你做了四十多年企业,你现在接触一些比如80、90的这些创业者,觉得他们跟你有多大的区别,你有印象深的吗?”

 

曹德旺回答:“现在年轻人跟我们那一代不一样了,今天注册公司,最好明天上市,后天成为中国首富,这就是他们的想法。跟他们讲不要这样做,这么年轻,如果变成首富了,三十多岁以后怎么办,做什么呢?什么都厌倦了,不要做人了,去做神仙了。”

 

曹德旺所说的现象年轻创业者中很普遍。他们追求所谓“快速成功学”,殊不知,成功要是那么容易到来,就不叫成功了。

 

创业是个长期的过程

 

创业本身是个不断试错的过程,是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,要成功,必须迈过足够多的“坑”。很少有人能很短的时间里完成这个试错过程。所以如同人生一样,创业也是一场考验耐力的长跑,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。

 

通常一家创业公司要想被公认为取得了成功,至少需要10的发展时间。当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,成功的频率似乎正在加快,比如小米、特斯拉滴滴等公司,都是在创立五年之内就达到了数百亿美元的惊人高估值。不过这种短期实现的成功,企业面临着如何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巨大挑战。通常成长性越,稳定性就越差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快速的“成功”,带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波动。这几年很多新兴行业的领先者以几年为一个周期变换着,到处都是“你方唱罢我登场,各领风骚三五年”。这种竞争环境下,要想获得长久的成功就变得更加艰难。

 

很多创业者常常津津乐道于各种成功的创业故事,言必称乔布斯雷军等知名企业家,还有趣店创立两年后就在美国上市例子,,“你看快速成功是可能的,也许下一个就是我。”

 

创业者创业偶像当然是很好的,但这里面有两个误区。

 

一是幸存者偏差”问题。中国每年有一百多万家新企业注册,媒体报道的、我们看到的,通常只是那些极少数的成功案例,而海量的失败案例,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。这种现象,导致很多创业者误以为创业成功是很容易的。其实不然,创业成功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

 

二是成功创业者之前的经历乔布斯是创业天才,他曾被自己创立的企业的董事会赶出公司直到再度回到苹果,才塑造了苹果公司后来辉煌。小米公司在创立8年后上市,创始人雷军在创立小米之前,已经在金山公司工作了16并成功带领金山公司上市。至于趣店的创始人罗敏,2005就开始创业了,在做趣分期项目之前的一两年,曾经尝试过5、6项目,均告失败。这些创业者如果没有之前这些经历,恐怕也很难取得后来那么大的成就。

 

这个世界上,那些最终成功的创业者都要经历很多曲折困难,很多调整和反复,真的没有什么随随便便、一蹴而就的成功。

 

有一个好朋友是做PE投资的,投资那些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成长企业。跟我说,很少投40以下的创业者。原因很简单,因为他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,一定要经历过足够多的挑战、走过创业路上足够多的坑,这样他才有可能取得足够大的成就。那些年轻的创业者还没有踩过足够多的坑,他们还需要若干年的历练,符合他投资的标准。

 

创业者必须明白,成功是需要时间的,需要积累的。

 

前不久《朗读者》节目采访新中国第一代飞机设计师程不时,程老说设计运十用了十年的时间:“一个是方案设计阶段,一个技术设计阶段,第三个是发生产图的阶段,我们大概几十万吧,铺开来像A4的图纸,大概有几个足球场那么大,国外有一句玩笑的话:当这些文件、资料试验报告堆起来的重量跟这个飞机的起飞重量差不多的时候,这驾飞机差不多可以起飞了。”“任何伟大的等待是不会去问值不值得的,不是有希望才去等,而是你等了才会有希望。”

 

急于求成的心态容易导致动作变形

 

急于求成的心态带来的最大问题是,创业者很容易“动作变形”。

 

很多创业者因为急于求成,都会犯一些相似的错误:比如急于套现、盲目扩张、大量招人、数据造假。其实这样,往往欲速则不达

 

投资一个项目,这个项目本来已经实现了单月盈利,因为急于扩大规模,公司在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就进行了异地的复制。在几个城市开了分站,由于当地的资源少、当地合作方专业性较差,导致服务质量不过关,服务成本大幅上升,最终只好关站,这一开一关,给公司带来了数百万元损失。

 

互联网创业,大家很关注用户指标,比如总用户数、活跃用户数次日留存、复购率等,因为这些指标代表了产品的被认可度、市场占有率和未来变现的可能性。于是有些创业者,为了让数据变得好看,各种方法来做数据,甚至为了融资或推广不惜造假。我曾经和一位著名的投资人一起看一个互联网项目,团队还不错,那位投资人项目做了尽调以后对我说,这个项目不能投,因为他发现这个项目数据造假。

 

前面的文章里,提到了糖果实验:能够忍住不吃第一颗棉花糖才能拿到第二颗糖。这种延迟满足习惯,成功创业者的必要条件。成功的道路就是这样,太过于计较眼前的小利、太渴望拿到短期的好处往往就走不到最后。

 

急于求成就容易走捷径,殊不知,不走捷径,往往才是捷径!

 

创业要有过程

 

我们常常对创业者说,创业要有“过程”。就是希望大家不要急于求成,聚焦于当下,认真于眼前,把手头的事情做好、做到极致,把创业过程看得更重要一些。作为创业者,当然要时时努力,但千万不要着急

 

通常创业者和投资人一样,经历三个阶段的心态变化。

 

第一个阶段是“过度乐观”。创业伊始的时候,大家往往豪情满怀、自信爆棚,觉得自己一定能行,一定能成功。但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,越是求一个结果,你越是求之不得,成功似乎越来越远,于是很多人就进入了第二阶段。

 

第二个阶段是“过度悲观”。由于经历了太多的不顺,创业者会进入“过度悲观”阶段,过度自我否定,觉得自己干什么都不行。这个阶段的创业者很容易频繁变更项目方向,说到底还是因为信心不足、承受不了压力,自乱阵脚。很多创业者到了这个阶段就放弃了创业,因为他们觉得成功不会到来。

 

第三个阶段是“不悲不喜”。那些能够困难和失败中一次次重新站起的创业者闯过第二阶段,来到第三个阶段,就是不悲不喜”、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和自己的创业项目,不忙于追求结果,更加聚焦于自身,努力把事情做好,用更平和的心态来迎接各种挑战。

 

孙子兵法说:“胜可知而不可为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,胜利是可以预知的,不是可以刻意追求的。胜利者往往把重心放在自己的身上,每天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正确地做事情,这样长期坚持下去,胜利常常不期而至。而那些刻意追求胜利、追逐机会的人,却往往胜利越来越远。

 

酷爱长跑的村上春树在跑完一场马拉松后感慨道:“终点线只是一个记号而已,其实没有什么意义,关键是这一路你是如何跑的。人生也是如此。”

 

网站首页    创投研究    创业公司的99种死法(十):急于求成

 您当前的位置: